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友会 | 校友文化 | 校友服务 | 校友刊物 | 对外交流与合作处 | 基金会 | 延大首页 
校友文化
 校友风采 
 校友论坛 
 校友文库 
 岭上书院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文化>>校友文库>>正文
忆延大校园生活
2023年03月06日  

1946年3月初,我考上延安大学,被分配到教育班学习。

学校坐落在延安城南门外的西山上,沿着山坡,挖了许多土窑洞,上层是学生的宿舍和教室,中层是学校办公的地方,下层有一个篮球场和一个大礼堂,礼堂西边下坡就是学校的大门。学校规模不大。教学设备十分简陋,教室里只有一块黑板,没有课桌,学生每人都有一个折叠小凳,坐在小凳上听课。老师和学生们也都很辛苦。可是就在这样的校园里,却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干部,分配到各解放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延安大学的自然环境优美,东南面是雄伟的宝塔山,东北面是闻名的清凉山,延河水从西北方向流过来,经过杨家岭、王家坪到清凉山下,向南转去,在宝塔山脚下,又向东流去,直奔延长,投入黄河。白天,气候温和,天空晴朗,白白的云,蓝蓝的天。晚上,土窑洞里的灯光通明,就像山城的万家灯火,景色迷人。当你学习疲倦的学习环境,实在是少有。

延安大学教育班,原来是教育系,1945年日本投降后,大部分同学抽调到新解放区工作。楼下的同学不多,学校把系改为班新招来同学有的来自监管区。是一些思想进步的知识青年。有的来自陕甘宁边区年龄偏大的中学生,这个班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年龄大小也不一。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目的,为革命而学习。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在班主任领导下,团结活泼,共同过着艰苦朴素的校园生活。

延安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讲课为辅。学校要求同学,真阅读讲义,作笔记。上课时,让同学们先读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层次、语言文字,教员最后发言他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到自己的讲稿里,作全面系统的讲解,使同学们对课文能更深刻的理解,我对这种教学方法,开始感到新奇,后来认识到这种教学方法科学,学习效果好,因此,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延安大学的政治空气浓厚,对国内外大事学校组织各班进行讨论。教育班的讨论会非常热烈,给我印象最深的次,是讨论东北战区的四平战斗,有的同学说,打四平是攻坚战,我军伤亡大,不符合运动战的战略战术;有的同学说:第四野战军,从黑龙江出兵,不首先拿下四平,如何解放长春、沈阳呢?有的同学说:四平宜围而不打,应该打增援敌军,这才符合运动战的战略战术。意见分歧,争论激烈,讨论了整整一个上午,尚无统一意见。

东北地区的实战结果,第四野战军从四平迁回到锦州,一方面阻击沈阳敌军增援,方面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锦州敌人,把东北地区的敌人,全部装在口袋里,最后彻底歼灭。我们的讨论会,虽然和实战不着边际,可是对我们学习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却起了重要作用。

历史学习。马彬是我们的历史教员,他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吸引着同学。他说:老子著的《道德经》论述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上和下生和死、贵和贱、强和弱等,这些对立面是矛盾的统一,又能互相转化。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唯物主义者,遗憾的是他的弟子们未能把它继承下来。孔子是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有许多著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但是,他有错误的一面,在《礼》的著作里,主张复周,要恢复奴隶社会制度,用社会发展史的观点来衡量,推动社会进步,是先进思想,主张历史倒退,就是反动思想,孔子还轻视劳动,反对弟子们耕田种菜,说这是“小人”为之,歧视妇女,说女子是“小人”,难养也。

早在40年代,我们的老师,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伟人进行评价,他的学识自然会博得同学们的尊敬。

语文学习。晋驼是我们的语文教员,他的文学观点,受同学们的欢迎。他说:任何文学作品,作家必须深入实际,了解生活,熟悉生活,搜集大量素材,经过加工提炼,取其精华,才能写出好的作品,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写人物要塑造典型。社会上各阶层的人物,都有各自的思想、作风、性格、习惯、待人、处事和言语,只有把握住各种人物类型的特点,才能塑造出好的典型。写报告文学,一要真实;二要具体。他举例说,我们的一位战士,被炸弹炸伤了小腿,还在坚持战斗,可是疼痛难忍,他把裹腿布解开,用柴棍,在血四平宜围肉里挑出碎骨头,继续战斗。这位作家,如果不深入前线,亲临战场,仔细观察,他就不会写出这样具体、生动、感人的作品。

晋驼老师是一位未出名的作家,他有丰富的写作经验,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员。他给我们讲课的时间不长,就被调走了,同学们感到十分惋惜。

政治学习。学校特别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我觉得思想开窍,真正理解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认识到共产主义事业崇高而伟大,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解放一个国家的劳动人民,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学习《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等毛主席著作之后,我的思想有些不平静,张思德的英雄形象经常在我脑海里出现,我和他比较差距太大,缺少大公无私思想,没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学习目的不纯,想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我的思想觉悟提高之后,决心要在实践中改造自己、锻炼自己,在学习小组里,我自觉自愿地为大家打开水、扫地,主动为班上写黑板报;担任学生会宣传股工作时,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每周末开一次跳舞晚会,活跃老师和同学们的生活;努力办好学校的黑板报,报道学校重要新闻,宣传学校的好人好事。我还参加学校篮球队,参加班上的话剧演出。在不长的时间里,把自己埋头读书,不爱说话,个性孤僻的形象改变了,成为比较活泼有朝气的青年人,这是我努力改造、锻炼自己的结果。1946年冬初,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

现在回想起来,我在延安大学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进攻延安,我们平静的校园生活,被敌人破坏,大家背上行李,离开了我们心爱的校园。在战争环境中,和敌人周旋最后平安转移到山西临县。

我离开延安大学,现已整整五十年,现在还没有忘记我敬爱的老师、友好的同学和艰苦朴素的校风。


(作者:李英才原国家出版总局印刷处处长,曾在延安大大学教育班学习)

已是首条
下一条: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延安大学 延安大学对外交流合作处 延安教科文发展基金会
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
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911-2650800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圣地路580号
邮箱:yadxxyzh@163.com
邮编: 716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