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编辑:杜宪增 孟燕芬 张薇 王 晶 核稿:吕 达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因病于2017年5月5日15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39年,13岁的布赫由土默特左旗出发,离开家乡,奔赴延安。一路上他遇堵截、遭围攻、渡黄河,穿沙漠,历经重重困难才抵达革命圣地延安。1939-1946年六年间,他曾先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民族学院学习。在校时他积极参加延安革命新歌剧创作演出活动,也曾亲自演出过剧目。当时延安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在延安学习时,他经常可以听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报告,也经常在延安那弯曲坎坷的山路上碰到风纪严明、神采奕奕的朱总司令......他在革命圣地耳濡目染地经受着精神洗礼,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对革命对人民一片赤诚,一腔热血。

布赫同志在延安大学学习期间与同学合影(后排左一为布赫)
1942年,16岁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窑洞里悬挂的马、恩、列、斯画像,他庄严地举手宣誓:“听党的话,跟党走,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从那一刻起,党在延河边上把革命的理想血液注入到了他年轻的生命中,自此他内心始终激荡着革命的热情,秉持着永远向前,永远革命的信念,为党、为民族而不懈奋斗着。
1946年初,他阔别学习与生活了六年的延安回到了内蒙古草原。在这之后40多年中,他对家乡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利益,为党的事业,竭智尽忠,推广“乌兰牧骑”,倡导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多年的工作经历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见解,他常把“为什么总要分你是什么民族,我是什么民族,大家都是中华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是谁也离不开谁的”这句话挂在嘴边。遇有接待外宾或出访时,他总不忘宣传解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

布赫同志回母校与时任党委书记刘建德、校长廉振民以及师生代表座谈(右三为布赫同志)
延河水滋润了布赫,布赫回之以无限的深情。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为延安大学校友的他一直关注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长期以来给予了特殊关怀与支持。尤其是“八五”期间,布赫等老一代领导人在中省扶持延安大学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鹏、布赫亲切接见时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申沛昌、副校长马海平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布赫同志曾先后五次指导延安大学工作,多次向我校捐赠图书,给延安大学师生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01
1991年9月14日,他回母校访问,为校史陈列馆题写了“继承发扬延大精神,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题词,向学校赠送了他主编的《内蒙古概要》一书。

时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申沛昌、校长杨永昌陪同布赫同志
02
2005年6月,他第二次来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与进步给予了肯定,并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布赫同志与时任延安大学校级领导班子合影
03
2009年5月,在延安大学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7周年纪念活动中,他专程前来并做了重要讲话,对学校文艺教育方向和建设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

时任延安大学校长廉振民陪同布赫同志参观校史馆

布赫同志为我校校史馆题词
04
2012年10月31日上午,冒着晚秋的寒冷,他来我校视察工作。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布赫老校友与我校师生进行了座谈。布同志指出,延安的土窑洞里出马列主义,希望延安大学继承并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紧扣时代脉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座谈会现场

布赫同志与延安大学蒙古族学生亲切交谈

时任校长崔智林接受布赫同志向延安大学赠书
布赫同志时刻心系母校,为母校的发展殚精竭虑。在生病疗养之际他仍不忘为母校建校70周年发来贺词,希望延大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干部人才;为老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成就。
附:布赫同志为母校70周年校庆贺词
延安大学全体师生员工:
你们好!
衷心祝贺延安大学迎来了70周年校庆。延安大学为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为老区建设做出了特殊贡献。看到延安大学近年来在各个方面发展,我和你们同样感到高兴、自豪。我深信,具有光荣传统的延安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会有更好的发展,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延安大学也一定也会有更快的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文化素质高、思想品德好的干部人才;为老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更大成就。
我非常想回母校看看,也很想回到我生活、学习过7年的延安多住一些时候。但最近做了手术,为了便于观察治疗,医生不同意我离开北京,所以这个愿望只好放到以后身体好一些再实现了。
我也只能在北京,祝你们的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布 赫
2008年9月18日

布赫同志向延安大学校友总会题词
布赫同志在担任延安大学校友总会名誉会长期间,着力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积极推动校友工作的开展,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9年10月,他亲自参加了在珠海召开的延安大学第19届全国校友代表联谊会暨珠海校友会成立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2011年11月,在天津召开了延安大学第21届全国校友代表联谊会暨天津校友会成立大会,他再一次专程奔赴天津莅临指导,为校友工作和延安大学工作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舞。
2012年11月1日,布赫同志亲临延安举办“喜迎十八大、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布赫书法作品展”,并把延安作为各地巡展的第一站,充分体现了布赫同志对革命圣地的高度关注和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蒙古族姑娘向布赫同志敬献哈达

布赫同志在时任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市长梁宏贤等的陪同下参观作品展
2015年8月20日延安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张金锁一行赴京看望89岁的布赫同志时,他边认真听取汇报边频频点头,并不时插话,了解相关情况。他希望学校继续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希望广大老校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的发展。

布赫同志会见时任延安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张金锁、党委副书记田伏虎、副校长马海平一行
布赫同志给予延安大学的支持与关怀,延安大学全体师生会永远铭记在心!
诗伴随我成长,诗伴随我前进。在风雨如磐的黑暗社会,诗激发我忧国忧民的赤子深情;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诗鼓舞我抗日救国的坚强斗志;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热潮中,诗激荡我奋发图强的满怀豪情;在是非颠倒的10年动乱中,诗坚定我献身真理的必胜信念;特别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诗焕发我更大的工作干劲和拼搏精神。
——布赫
附:布赫同志生平
1926年3月生,乌兰夫长子,又名云曙光,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
1939年至1946年在延安陕北公学、延安民族学院、延安大学民族学院学习;
1939年7月参加工作,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延安大学民族学院毕业;
1946年至1954年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组织部干事,内蒙古自治学院中学部副主任兼政治部教员,内蒙古文工团副团长、党支部书记、团长;
1954年至1974年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党组书记兼自治区文联主任,中苏友协内蒙古分会秘书长,自治区党委代常委,自治区文委党委代书记、主任;
1974年至1978年任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
1978年至1981年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国家民委副主任,呼和浩特市委第一书记、市长、警备区第一政委;
1982年至1993年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副书记;
1983年至1993年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1993年3月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
布赫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长期担任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职务,兼任文艺界、文化界、宣传界等专业部门的领导,并坚持长期写作。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剧本、诗词和文艺评论等大量文学作品。
附:布赫同志作品
主编作品有: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
《民族区域自治基本知识》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党的民族政策》
出版专著有:
《布赫文集》
《布赫诗集》
布赫文艺论文集》
《诗海纪行》等
2017年5月5日,布赫同志因病在北京病逝,噩耗传来,延安大学全体师生和全国各地校友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布赫同志一生致力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繁荣。布赫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一生牵挂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还在路上,延安大学全体师生及全国各地校友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习布赫同志崇高革命品质与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复兴、民族的团结进步努力奋斗!
图片来源:延安大学校史馆
部分文字来源:布赫《延河水滋润我们成长》